坐月子是中國的一個傳統(tǒng),都說坐好月子健康一生,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一直傳承下來的說法,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做好月子呢?當然是休息好、調理好、恢復好。很多家庭都會選擇請一個專業(yè)月嫂來幫助我們坐好月子,因為月嫂不僅可以科學的照顧寶寶,也能幫助媽媽們做好產后恢復指導。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產褥期的護理
產婦全身各器官(除乳腺外)從胎盤統(tǒng)出至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(tài)所需的時間,一般規(guī)
為6-8周,即42-56天。
產褥期的表現
1.宮縮痛
產褥早期因宮縮引起的腹部陣發(fā)性劇烈疼痛,稱產后官縮痛。疼痛時呈強直性收縮,可觸及
腹部的宮體硬如板狀,呈球形,一般于產后1-2天出現,持續(xù)2-3天后自然消失,并且哺乳時或注射宮縮藥時會導致疼痛加劇。
2.惡露
產后隨子宮內膜脫落(特別是胎盤附著處),含有壞死脫膜組織的血液經排出,稱為惡
露。它和月經的區(qū)別在于惡露會持續(xù)4-6周。
惡露的三個階段
【血性惡露】含較多血,色鮮紅,有時有小血塊,持續(xù)3-4日
【漿性惡露】色淡紅似漿液,含少量血液,黏液較多壞死脫膜組織、子宮頸黏液、排液,且有細菌,持續(xù)約10日
【白色惡露】產后2周排出呈白色或淡黃色、質粘稠,狀如白帶,量多,含大量白細胞,約持續(xù)2-3周后干凈。
3.惡露的清潔
(1)首先注意手部的清潔,清潔惡露前后要洗凈雙手,避免交叉感染。
(2)產婦可用柔軟干凈的濕巾從前向后擦拭惡露,并及時更換會陰墊(衛(wèi)生巾)。因為前幾天惡露量大,要選用產婦專用衛(wèi)生巾。
(3)有傷口時每天兩次及大便后用清水(或配比合適的消毒液)清洗會陰。
(4)保持局部清潔。勤換墊
(5)清潔過程中,注意觀察惡露的性質。惡露有血腥味,無臭味。如發(fā)現有腐臭味,可能有感染發(fā)生時,應到醫(yī)院就診。
4.惡露不盡的調養(yǎng)方法
若產后血性惡露持續(xù)2周以上,量多(超過月經量),有時伴有臭味,應及時就診。醫(yī)生會了解子宮復舊及惡露的情況,局部有無壓痛,如血性惡露量多,則表明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內膜炎癥。子宮復舊不良一方面要遵醫(yī)囑應用促進惡露排出的藥物另一方面要母乳喂養(yǎng),讓寶寶頻繁吸吮乳房,刺激子宮收縮以利于惡露的排出。同時產婦及早下床活動有利于血液循環(huán)及惡露的排出。分娩后,母體的新陳代謝下降,不再需要那么多水分,于是身體要進行自我調節(jié),向體外排
5.產褥汗
出一部分水分。因此,有的初產婦在分娩后的2-3天內,即使是臥床休息也會出很多汗。這種產后出汗在醫(yī)學上稱為“產褥汗”,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并不是因為“虛”。它與久病、重病、危癥的出汗不一樣,不是身體虛弱的表現,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出汗,不需要特殊治療。但是由于產婦在分娩時出血過多,分娩后身心疲勞,體質有所下降,而在出汗時毛孔往往是開放的,容易招致風寒侵襲,發(fā)生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。故產后出汗多時,應注意避免受涼,勤換衣服。在換衣服前應用干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液,使皮膚保持干燥。另外,要補充一些溫開水或稀粥,以補充水分。
【注意事項】
若出現病理性出汗,表現為出汗?jié)褚?,持續(xù)不斷,常兼氣短獺言,倦怠嗜睡,或見睡中多汗
醒來即止,內心煩熱,口干咽燥,頭暈耳鳴等癥狀,這種情況應及時請醫(yī)生診治。
所以我們在不了解專業(yè)知識情況下最好找一個專業(yè)月嫂來護理,安心坐好月子。